【3.佛学入门 • 谈锡永作品集 • 1. 闲话密宗】
30100057
(五十七)般若法门亦持咒
不可思议法门的经典,起源甚早,相信在公元前后即相继出现。
例如《维摩经》,虽以维摩诘为主名,实际上在经中突出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地位。所有的大罗汉以及大菩萨,都不敢带头 向维摩诘问疾,唯有文殊师利欣然愿往,他一带头,一众菩萨 罗汉便跟着去趁热闹,足见文殊师利在这场说法中,居于第二主角的地位,反而释迦世尊,落在闲角的脚色。为什么呢?因为 维摩诘跟文殊说的法,虽与释迦“同归”,但毕竟“殊途”。
再说得明白一点,我们甚至可以说,释迦所弘的是显乘,而维摩诘与文殊所弘的则正是密乘。
在这里,显密并不根据是否念咒来作分别,因为显乘经典也强调明咒(vidya)。《心经》中的般若咒,有人说是后来给密乘 的人加上去的,但是,即使在《小品般若》中,亦已有这样的说• 法——
“般若波罗密多是大咒术、无上咒术。善男子善女人学此咒术、不自念恶、不念他恶,不两念恶,学是咒术,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,得萨婆若智,能观一切众生心。”
由此可见,般若法门亦主张持明咒,而这一段经文,正恰为《心经》采用,密乘中人纵有所加,恐怕亦只是加一条咒语上 去,完全没有歪曲般若法门所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