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3.佛学入门 • 谈锡永作品集 • 1. 闲话密宗】
30100054
(五十四)文殊师利法门
我们说,维摩诘是密乘的祖师,因此,他来自东方妙喜刹土, 便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。如今再添上一个也是来自东方的文殊师利菩萨,难怪他们两人在《维摩经》中的对话,便即是 “不可思议法门”。
大乘经典中,与文殊师利有关的经,出现得很早,《维摩经》亦属于这一系列的经典。这系列的经,都有一个特色,若用传统的佛教观点来看,有点走偏锋。
你看文殊自己出现的行相就知道了,他既现比丘相,却不住僧团中,反而跟王宫采女及淫女小儿等共住三月,而且,他见到有人杀了自己的母亲,便亦现杀父母相来度他;有一次,还居然拿起剑来说要杀释迦,从表面看来,真可谓贪瞋痴三毒具足,然而这却正是他修行的行相。跟一般显乘行人来比,自然可以说是走偏锋。
是故文殊师利说的法,可以完全是针对人间的烦恼来说, 一切烦恼,一切罪行,无非都是觉性。如何能行烦恼而觉,法门只有一个,那便是不为烦恼所染。也可以说,那是发挥“如来藏”的清净功能,亦即不发挥其为烦恼所染的功能(此功能一起,心识即名为阿赖耶识,是即众生轮回的根本)。
一切有关文殊师利的经典,实在即是这见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