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3.佛学入门 • 谈锡永作品集 • 1. 闲话密宗】
30100052
(五十二)文殊师利由东方来
文殊师利(Mafiju意译则为妙吉祥)不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,他是东方世界宝英如来的上首菩萨,来到我们这个 世界,是为了帮助释迦弘化。
“宝英”(Ratnaketu)如来的名号,于诸有关大乘经典中,或译“宝相”.,或译“宝幢”.。其所住的世界,则有“宝氏”、“大宝”、“宝王”等等异译,然说是东方世界则无二致。
真是说来话长,东方世界跟密乘甚有渊源,这一点,我们下文还要谈到,现在姑且按下,以免多生枝蔓。
多罗那他的《印度佛教史》在“大莲花王.时代”一章说,在欧提舍国(Odivisa)有月护王(Candraraksita)出世,文殊菩萨现比丘相,为月护王说了种种大乘法,而且还留下一本经。这本 经,显乘诸师说是《般若八千颂》,密乘诸师则说是《摄真实经》,这是瑜伽密的根本经典(根本续)。
欧提毗舍为佛法在东南印度弘化的重镇,所以有些经典, 便亦谓文殊菩萨来自南方。
这样一来,文殊似乎又来自南方宝生佛的刹土了,其实却不是,因为东方佛刹有他很特殊的意义,绝非南方可以相比。
文殊菩萨虽以比丘相示现,但在释迦僧团中,却不守戒律得很。
据《文殊师利现宝藏经》说,文殊师利在僧团中,既不在释迦身旁出现,亦不在僧团中出现,释迦说法他不听,说戒律他亦不在,只在“王宫采女中及诸淫女小儿之中三月”。释迦的大 弟子大迦叶尊者很生气,要鸣槌椎聚众,公开将他赶出僧团。
但文殊菩萨有时亦随众乞食,《大般若经》便说“妙吉祥菩萨摩诃萨,于日初分,着衣持钵”,那就是跟释迦诸弟子一般,天一亮便入城乞食。
文殊师利说的法,释迦诸弟子都觉得听不入耳,是故五百比丘众都说:
“我不用见文殊师利童子之身,我不用闻文殊师利童子名字;随何方处,若有文殊师利童子往彼处者,亦应舍离,何以故?如是文殊师利童子异我梵行,是故应舍。”
这个情形,便恰如今日有些显教中人,攻击西藏密宗,大概亦认为是“异我梵行”。由“行”来批判一个法门,是很危险的事,因为修行的根实在“见地”(观点),见地才是一个法门的重心,倘如不问密乘的见地,只因“异我梵行”便横施攻击,这样做,很容易会像当年五百比丘,错看了一位文殊菩萨。
文殊的生活态度,很像密乘修“大圆满”的祖师,此原亦难怪,因为他来自东方。